小伙伴们,大家好呀,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投。
12月10日,开了3天的中央经济会议落下帷幕。
从2012年开始算,今年是十年来开得最早的一次。就像今年“官宣降准”比惯例提前一周一样,这次会议,无疑是给咱们普通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会议上聊的内容,藏着2022年的“财富密码”,可以说与我们普通人的房子、投资、工作密切相关。
如果你对明年还没有方向,不妨看看今天的内容,这个每年最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究竟说了什么?有哪些关乎我们的干货?
这是个什么会议?
很多人其实可能没有什么概念,小投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。
中央政治局会议基本上是每个月召开一次(偶尔会没有),其中4月,7月,12月的政治局会议分别针对一季度、上半年和全年工作来分析经济形势和部署工作。其他月份会讨论一些重大政策或者进行集体学习。
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召开一次,一般是在12月份召开,是全年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,就是给明年的经济定调的,通俗理解就是明年的经济工作计划,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。
两个先后召开的会议,分别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这个月6号的时候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,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。
8号至10号这几天呢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。
这个会议,是每年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,也被大家当做是最权威的风向标,来判断眼下的经济形势和定调来年的宏观经济政策。
两个会议的定调一致,政治局会议通稿一般比较简略,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展开对经济工作的详细表述。等到明年3月份呢,还会有一份更加细化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出炉。
小小总结一下,如果用写一篇文章来比喻的话,政治局会议(大纲)→中央经济工作(初稿)→《政府工作报告》(定稿)。
主要讲了啥?
很多财经新闻里,都有对这个会议的解读,感觉每个字都认识,但连起来却不知道什么意思,更不知道和自己有什么关系。
小投给大家解释一下,主要看两点:
一是看有什么重复出现的关键词;
二是看跟过往的会议内容比,有什么变化,逐字逐句地看看删掉了什么,增加了什么。
关键词很容易发现,全文25次提到“稳”字,比往届会议都多,说明稳是一切的大前提。
另外,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基调——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这个“稳”字具体怎么理解呢?
主要体现在宏观政策、社会政策上,要有托底的思维,会议提出“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,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”。
小投给大家翻译一下,就是多干让老百姓安心的事儿,要是哪个做法可能会让大家感到害怕、悲观,那就得慎重了。
而“进”字,则会更多体现在微观、科技、改革开放等政策上。